“报告勤务指挥室,安提瓜和巴布达籍‘英伦苏威’轮检查完毕,情况一切正常……”近日,随着最后一个真空绝热储罐完成装船,载运4套真空绝热储罐及配件的“英伦苏威”轮从江阴联合物流码头鸣笛起航。
江阴边检站创新实施“全链条闭环勤务”模式,打通口岸查验与物流运输的衔接壁垒,实现了储罐从生产厂区到远洋货轮的“零延误”转运,为国产装备出口构建起高效便捷的出海通道。
作为长三角的枢纽港口之一,江阴港是海进江、江出海、江海河联运的重要港口。
近年来,江阴港从稳定货种结构到扩展国际航线,再到推动港口建设项目提级扩能,不断释放发展潜力,越来越多的风电设备、高端钢材、光伏组件、大型车辆等国产装备选择从这里运往全球各地。截至4月底,江阴港累计完成4万余立方米的国产大宗设备出口,拓展增加了客车、低温储罐等多个产品出口供应链。
越是形势严峻复杂,就越要有高效的口岸服务生态。
江阴边检站相关负责人透露,特别是针对企业大宗设备出口需求,他们量身定制“一企一船一策”专属保障方案,实现船舶靠泊作业无缝衔接、通关保障全时在线。泊位升级改造也能有效提升产业链抗风险能力,江阴港外贸矿石接卸量在江苏沿江港口中占比超30%,15万吨级泊位升级改造完成后,预计每年可为区域钢铁企业节省7至10天的保供库存成本。
对外开放再添助力。
不久前,无锡(江阴)港申夏港区5号码头二期工程4号、5号两个泊位获得省政府对外开放批复。两个泊位由江苏长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全长503米,设计年通过能力达415万吨,其中一个为4万吨级多用途泊位,一个为3万吨级集装箱泊位,也可兼顾7万吨级船舶靠泊要求。截至目前,江阴对外开放码头泊位达40个。上个月,该泊位已迎来获得批复后的首艘国际货轮。
港口出海与内河航运双向畅达才能让货物“出海路”更高速。
其中,集装箱运输实现跨越式发展,一季度经江阴船闸运抵江阴的集装箱船舶通过量达3.3万总吨,同比增长39.3%,主要货种包括光伏组件、机电设备等高附加值的国产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