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江苏江顺精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深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为37.36元/股,发行数量为1500万股。江顺科技是今年江阴首家上市公司,也敲响了无锡A股2025年“第一钟”。至此,无锡A股上市企业数量增长至124家,与南京并列全省第二,上市军团的稳步扩容,为地方经济发展韧性和内在稳定性提供支撑。
保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冲锋在前的阵列,无锡此次“敲钟”企业江顺科技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顺科技科创“浓度”拉满,市场份额越做越大。20多年来,江顺科技一直在铝型材挤压模具及挤压配套设备领域深耕细作,用一道道坚固的技术壁垒,为企业发展打造出一条难以逾越的“护城河”。截至去年底,江顺科技及下属子公司合计拥有277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61项,企业已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等高端制造领域崭露头角。2024年年报显示,江顺科技主营收入11.36亿元,同比上升9.01%,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6.3%。
站上资本市场的舞台,江顺科技已经开始谋划产业的未来。“本次上市,公开募股筹集资金主要用于铝型材精密工模具扩产建设、铝挤压成套设备生产线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3个项目。”江顺科技相关负责人透露,公司将充分受益于资本赋能,牢牢把握铝型材行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扩展产品矩阵,进一步巩固核心产品的行业领先地位。
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质量直观反映地方的经济韧性、科创活力和营商环境。据统计,无锡A股上市企业中,有近七成企业带着“专精特新”的标签,日联科技、无锡晶海、盛景微等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产业领域企业“接棒”上市,在无锡产业转型升级中留下“靓丽身影”。
“上市只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并不是终点站。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是上市工作的永恒课题。”市委金融办人士表示,今年以来,我市积极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合规开展市值管理,充分运用再融资、增持回购、现金分红、并购重组等工具,合理反映企业投资价值、提振投资者信心。
多个“首个”
看无锡护航资本市场的决心
今年1月,无锡在省内首个发布并购重组三年行动方案,目标完成并购重组项目总数量不少于60单、交易总规模超600亿元;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落幕之后的首例券商并购案例——国联证券与民生证券的重组也发生在无锡;应对关税政策引发的资本市场动荡,药明康德、凯隆高科、威孚高科等一批上市公司第一时间发布回购与增持股票计划公告,强势“护盘”。
“通过并购重组,企业既能高效整合优质产业资源,又能快速出清低效资产,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做优做强。”市委金融办人士透露,去年无锡上市公司累计完成增持回购金额超60亿元,“相当于有60亿的金融活水进入市场。今年一季度无锡有13起并购重组(竞买方)正在开展或已经完成。”
此外,无锡上市公司A股市场再融资表现亦十分亮眼,一季度融资总额全省第一。几天前,迪哲医药宣布完成17.96亿元再融资,用于加速核心产品研发和布局自主研发生产基地。“本次再融资的成功发行,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资金储备,为公司未来的研发和业务拓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相关人士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无锡战新基金亦参与其中,江苏省战新无锡生物医药基金认购投资1.2亿元,这也是该母基金完成的首个直投项目。
资本市场工具的灵活使用与不断跨大的企业上市步伐已然形成良性发展循环。截至目前,无锡A股上市企业总市值达1.2万亿元左右,资本市场活力满满。
“企业上市过程往往要持续数年,让一批科创企业‘上得来’‘站得稳’‘走得远’,背后需要持久的培育和支持。”近年来,聚焦打造以“465”现代产业集群为特色、新质生产力为支撑的资本市场“无锡板块”,无锡先后出台支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支持企业并购重组三年行动方案及配套政策,分层分类开展政策解读、项目对接、监管培训等资本市场主题活动、构建良性上市梯队。
据悉,全市拟上市企业50家、数量全省第二,储备后备上市企业超400家,企业上市后劲十足。